客戶服務部

吳漢章:誰應該支付智慧醫療的費用?

智慧醫療效益高但成本昂貴,支付負擔尚未明確分配。醫院受益於技術創新,但預算有限;健保負擔沉重且資源限制。或可透過政府資助或鼓勵私人投資智慧醫療。需要多方合作,共同致力於改善醫療效率,提升全民健康。找到平衡點,為智慧醫療尋求可行解決之道。

AI浪潮將帶動台灣生技產業

「台北國際電腦展展望」:疫情後的成功舉辦吸引眾多買家,輝達執行長黃仁勳的演說推動台灣ICT產業迎接生成式AI潮流,將帶動生技領域的新發展。生成式AI將助力新藥研發、精準健康及生物製造,加速創新與發現,提升台灣生技產業的競爭力,助推未來的繁榮發展。

吳漢章:生成式AI帶來的契機

生成式AI技術在健康醫療領域的應用正日益重要。它的高度自動化和高精準度使其成為預測疾病、診斷患者和發現新治療方法的強大工具。透過分析病患病歷,生成式AI能夠幫助醫師預測未來健康狀況和潛在疾病風險,並提供更早的預防和治療措施。此外,生成式AI還能快速而準確地診斷疾病,例如在肺部影像分析中的應用。它還可以加速新藥研發、發現新藥物靶點並預測其功效和安全性。結合全基因定序技術,生成式AI能夠提供更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,改善治療效果並降低不良反應的風險。總體而言,生成式AI技術為健康醫療領域帶來了精確性和創新性的發展機遇,同時也需要重視病人數據隱私保護的挑戰。台灣正在透過台灣杉二號AI超級電腦的研究,致力於打造可信賴的健康醫療生成式AI,以提供更智慧且令人放心的醫療服務。

吳漢章:醫療資訊產業發展願景

本文討論了數位醫療發展在台灣的現況和問題,並提出了建議。台灣的醫療資訊產業規模較小,大型醫院多自行開發醫療資訊系統,現行醫療資訊系統技術逐漸跟不上雲端軟體架構。此外,過去10多年軟體人才投入醫療資訊的比率非常低,讓國人期許的數位醫療難以實現。然而,衛福部去年開始醞釀次世代醫療資訊系統計畫,預計投入較大規模的預算,解決台灣現行醫療資訊系統架構老舊問題。作者提出,此時應趁機重構台灣的醫療資訊產業,讓大型醫院逐漸調整為採購優質的產品,並積極促成具備國際化能力的大型醫療資訊旗艦公司,提供可信賴與高擴充性的醫療資訊方案、擁有整合性的全人數據、能夠與國際數據標準對接、對海外市場輸出、建立應用生態體系等等。最終,台灣的醫療資訊基礎架構能夠與國際市場連結,有機會吸引第一流的數位軟體人才持續投入。

吳漢章:大語言模型開啟醫療AI新視野

ChatGPT是一個基於GPT-3大語言模型的對話機器人服務,能夠聽懂包含中文的多國語言並給予超乎預期的回答,讓許多人對人工智慧產生興趣。這種對話機器人不僅可以應用於個人健康醫療助理,也可以用於遠距醫療等新興醫療服務,讓醫療機構有機會提供擬真的照護服務。

訂閱活動及行銷 ED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