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漢章:智慧醫療產業可以帶頭衝

台灣發展智慧醫療多年,已成為產業界的「全民運動」:我們可以看到各級醫院紛紛投入資源進行智慧化,產業界與新創皆把醫療科技作為重要的創新領域,國科會、衛福部、經濟部等重要部會陸續提出智慧醫療政策,資本市場開始有智慧醫療的上市公司,每年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也都舉辦大規模醫療科技展,將整個台灣智慧醫療應用展現給市場。而台灣發展智慧醫療的目的,不只是讓民眾享受更高品質的醫療服務,更是為了幫台灣產業界找到發展契機。

台灣發展智慧醫療產業的過程實非一帆風順。社會上的期待總是覺得台灣有第一流的醫療服務,與第一流的ICT產業。但事實卻是醫療服務市場不大、醫療支付的彈性小,導致可以給付創新產品的費用難以支撐單一產品,更不容易形成產業。

從供給面來看,醫院本身、新創與大型ICT產業都投入人力研發產品,但在需求有限、供給很多很亂,且智慧醫療產品回收期又很長的狀況下,在經濟層面創造良好循環就非常困難;從資本面,台灣在生醫產業資本投入經驗不能說不多,但多在新藥,政策上也剛延伸到智慧醫療產業,還需要時間與更多成功案例。

因為疫情,社會上對於發展智慧醫療產業的共識更高,是面對上述推動產業核心問題很好的契機。例如,台灣若能增加健康醫療在GDP(國內生產毛額)的百分比,就有機會利用公務預算引導醫療院所,積極使用更創新的智慧醫療產品,加快醫療服務因為使用智慧醫療產品帶來的品質與成本效益;在供給面,或許可以結合資本相關政策,讓台灣的新創、法人、大型ICT企業與醫院等研發能量更有效率整合,而不是像現在大家多在爭取資源做重複的創新。

智慧醫療產業碰到的問題,其實在台灣發展其他產業的數位化上大同小異,但我們應該利用智慧醫療這個共識高、且人力資源充沛的領域,更快地提出與落實根本問題的解決方案,如此不只智慧醫療產業可以發展,更是為台灣發展成數位國家、AI國家等找到一條正確的產業化發展路徑。

資料來源: 財訊 703 期

訂閱活動及行銷 EDM